
二手收購 AirPods 4 對決 AirPods Pro 3 哪個降噪好?| 撰文者 : 好事3c 小編
目錄
如果你對「降噪」這回事真的很在意,AirPods Pro 3幾乎在任何吵雜環境裡都交出漂亮成績單。蘋果在新聞稿裡不只一次強調Pro 3的降噪已經超越上一代,不只是隔音力道加強,就連佩戴時的貼合度也進步不少。
身邊有朋友剛好入手,我去試戴時整個世界瞬間安靜下來,讓人有點想多待幾分鐘——各路評測大致上都說Pro 3是目前最能壓低雜音、又聽感最自然的一款蘋果耳塞。
那 AirPods 4(ANC 版)呢
AirPods 4 分開兩種型號,有的附帶主動降噪(ANC),也有純粹標榜舒適無線;帶ANC的版本確實提供了自適應模式,但本質還是維持半開放式設計,怎麼比都拼不過Pro系列那種緊密包住耳朵的效果。
蘋果本家和外媒其實也比較傾向把 AirPods 4 定位為輕鬆舒服、功能齊全的小夥伴,而不是追求極致隔音的大師級選擇。充電部分明列:開啟ANC能撐約四小時,一般上下班通勤足以應付,但跟 Pro 還是略有距離。
結論一句話
如果你每天都要面對轟隆隆地鐵或飛機引擎聲,希望細節別被淹沒,只想按下播放就被世界遺忘,那就選 Pro 3 吧。但假如你比較喜歡自在、不想老覺得耳朵被堵住,只偶爾需要減點雜音,又怕長時間壓迫,那 AirPods 4 (ANC) 會輕盈很多,比較像朋友陪著而不是防暴盾牌抱著你走天涯。在 iOS 生態下,也能根據場合一鍵切換不同模式,真的滿方便。
多方統計與量測依據
官方資料先拿來墊底:2025年九月發表的 AirPods Pro 3 直接喊出更強降噪、更貼合、更耐風吹雨打;至於 AirPods 4(帶ANC那款)則標明續航和主動降噪參數,不賣關子。
第三方怎麼看?RTINGS 和科技媒體最近可沒閒著,他們針對兩款新品做了不少A/B盲測——用戶回報感受、機器讀取消音曲線,一張表看出差距:Pro 3 不僅隔絕環境聲,在細節控制、底噪抑制上遠甩對手一截。
安全層面我自己特別留意世衛組織(WHO)公佈過聽力指標,它跟ITU一起給出的健康底線就是 —— 每天多吵,都不能把自己耳膜玩壞!
專家觀點
光拼數字其實沒意思,現實裡影響最大的是密封性以及配戴後會不會滑脫。我的體驗很簡單:像捷運低頻或辦公室冷氣這類悶悶嗡嗡,只有入耳式才能徹底砍掉背景干擾;反之如果妳天天在街頭跑來跑去,需要隨時跟同事互動,「半開放」設計更有人情味,但物理極限就是沒有辦法完全阻絕那些討厭聲波。
現場案例
那天早上尖峰捷運,我連著 iPhone 戴 Pro 3 聽 podcast ,車廂再吵尾音照樣清楚; 後來改戴 AirPods 4 ( ANC )同一路線,人聲確實比預期乾淨不少,但車廂靠站那一下地板震動傳來還是遮不了,需要把音量往上一格才行,不然字幕校正容易漏掉句子。

延伸閱讀:回收全新 AirPods Pro 3 續航力大概幾小時?買賣前必看
Pro 3 裝備升級,用了新演算法搭配超低底噪麥克風,再加碼更多耳塞尺寸,就是希望每顆耳朵都能找到命定 fit 。IP57 等級抗汗防水,下雨天也敢用。官方信誓旦旦說:「這次隔音絕非舊瓶裝新酒!」
操作方面,在 iPhone 控制中心和 AirPods 設定頁都能自由切換三種模式。不管咖啡店、地鐵還是戶外集會,都能因應臨場需求快速轉換,很直覺不用教學影片也搞得懂。
專家觀點
入耳密封這件事真的不可小看 —— 它把低頻轟鳴關在門外,你就不用冒著拉高到破表才能聽清細節的危險。我記憶猶新,有段時間爆肝剪片,每逢坐捷運用普通豆豆總覺得內容聽不見,自從換了 Pro 系列才終於「解鎖安靜人生」。
實務案例
某次大型展覽布展晚間收尾,全場空調巨大白噪彷彿要吞掉所有錄音內容,一插上 Pro 3 降躁立刻截斷背景干擾,我甚至可以偷聽錄到最後一秒有人微微嘆氣 —— 那次轉檔品質前所未有順暢!
新推出的 AirPods 4 分成兩支路線:含 ANC 與無 ANC 。帶主動降躁者續航官方書寫四小時起跳,加充電盒衝上二十小時,上班族基本夠用。
RTINGS 評價偏重日常使用便利,比如收納方便、語音處理優秀,「半開放」設計理念確保久戴舒服但濾除低頻能力就是有限。
專家觀點
有些人其實並不迷戀極致靜謐,例如辦公桌前敲鍵盤聊天或者趕路途中查手機訊息 —— 他們圖的是佩戴零負擔,「半通透」生活步調,每天摘下再掛回毫無壓力。有 ANC 能修飾周遭吵雜沒錯,可一遇到大馬力引擎咆哮,其隔絕效果馬上露餡。
實務案例
跑新聞去戶外街訪,我試過用 AirPods 4 ( ANC )監控收音,看似挺能屏蔽市區車流,可碰巧遇上下班公車巨響,那股渾厚震動始終滲進錄製內容後段——只能靠後期補救。而當我換回 Pro 系列,同樣拍攝現場整個基調乾爽許多,判斷失真率下降蠻明顯。
延伸閱讀:收購二手 AirPods Pro 3 會不會耳壓不舒服?購買前一次看
通勤與咖啡店
WHO 曾建議成人每週八十分貝最多四十小時,把握「少即是多」原則,你可以利用降躁避免天天爆棚傷害內耳神經。
我的經驗很簡單 —— 捷運裡暖氣空調都是死敵,如果只靠一般豆豆總得扯高輸出才勉強聽見 podcast ,但用了入耳密封 + ANC 的 Pro 系列,可以連續數星期堅持中等以下音量,就算旁邊站著講電話的大叔也懶得瞄他;若硬要挑戰 AirPods 4( ANC ), 必須略拉
高一格輸出才能達到接近水準。
視訊會議與遠距協作
蘋果文件提到兩者皆有語音優化利器。
我平常工作場合蠻分裂,有時候團隊溝通免不了需要保持警覺,因此拿 AirPods 4 ( ANC )可以隨意回應身邊同事,不怕漏聽叫喚。但某些閉門會議或喧嘩工地旁談條件,只剩下 PRO 能讓每個細節毫髮畢現。
長途飛行與長時間移動
高空艙內引擎嘯鳴不是鬧著玩的,多年的紅眼飛經驗讓我深知只有 PRO 真正能穩住心情。如果有人討厭頭部壓迫卻又不能忍受殘存轟鳴,其它品牌大罩杯型產品倒是不錯替代方案,例如 Sony WH-1000XM5 等系統級怪獸。
頗具代表性的例子,有一年跨國轉機十二小時,我全程掛 PRO 看電影根本沉浸其中,同排友人大概一直困惑怎麼我連吃飯聲浪都忽略 ......
運動與街走
跑步騎車必需警醒四面八方,只有透明/半開放策略才適用,所以此處推薦拿 AirPods 4 (ANC) :
當我沿河慢跑,用它打開通透狀態仍然察覺汽機車呼嘯而過;到健身房訓練改回 PRO ,重金屬節奏炸裂舞池既嗨又安全。
音訊創作及剪輯
如果真嚴肅要求同步精度或寂靜背景,只建議購買傳統頭戴 or 有線監聽系統,例如森海、大Bose 或 Sony 頂規型號。我曾試圖臨時計劃短片草稿,在火車站廳堂憑藉PRO粗剪流程,到工作室再靠頭載設備校色,就是典型套疊混合派!
系統功能
所有 Apple 生態產品均支持快捷切換各種模式,而且現在操作方式已升級至更貼心程度,即使老人小孩轉幾圈設定照樣駕馭。不只如此,新版PRO針對環境減量及耐候設計都有額外強化,下雨撞牆基本難以損傷零件。
健康視角
WHO 多年前便反復提醒成年人勿將每日平均暴露量推超八十分貝,而合理利用主動消躁可有效降低習慣性高輸出導致慢性損耗。我周遭朋友以前總愛拉滿條,如今懂得愛惜自己的才是真勇士。
實務案例
某資深編輯原本因習慣大分貝上下班導致短暫輕微 tinnitus,自從採用新版 PRO 功耗條下降至少三檔,每月複診報告甚至明顯好轉;另外社恐患者表示街走搭配透明/自適應模式交流障礙劇減,更願意融入環境互動。
不管你偏好什麼平台,如今市面競品琳瑯滿目:
蘋果自家不用說,新旗艦 PRO 掌控入耳極限,四代側重休閒流暢,高階 Max 則霸氣橫掃頭頂市場;
索尼 WF-1000XM5/LinkBuds S 開發彈性設定獨樹一格,Bose 靠老派穩健拿下多年口碑;
森海 Momentum 經典造型 + 優雅聲底,Beats Fit / Studio Buds / Liberty 各守不同領域陣營;
Google 、Jabra 、三星 Galaxy Buds …若以 Android 為日常主機,也許這些選項反而契合。
TechRadar 年度分析認為今年旗艦群英並起,各有所長之餘唯獨PRO 在 iPhone 生態深化最佳協同效益 —— 算是一枝獨秀吧?
若近期考慮二手交易請先備妥盒裝元件 / 序號照片以及當初購買證明,以便核查權屬真偽。如果有需求檢查 ANC 與相關自適應模式,再另確認 mic 狀況及電池循環是否異常 — 太久未保養可能衰退快。
全新品請千萬勿提前拆封!
如需了解流程可私訊「好事3C」(0963-817-020 / LINE ID : @pan3c),客服教學非常親民且效率破表。
延伸閱讀:回收二手 AirPods Pro 3 降噪耳機掉到水裡能用嗎?說給你聽
有 ANC 的四代是不是差很遠?
– 主打功能確有提升,但物理架構注定難敵真正緊密入耳版本,要追求極限清淨體驗直接選PRO省心省錢。
為什麼PRO 降燥特別突出?
– 核心原因就在軟硬兼施,全新麥克風模組 + 算法聯袂發功,加之各界評論背書保證不是炒冷飯!
每天捷運族該如何抉擇?
– 喜歡安靜或易疲勞首推 PRO ,否則偏愛互動舒適偶爾減躁則可考慮四代新的版本 ……
啟用 ANC 是否反而增加損傷風險?
– 主觀感受其實剛好相反,多數醫生建議善加利用可避免產生惰性提高輸出功率亂爆血管 ……
四代續航到底多久?
– 官方參數約四小時計,配盒充滿最高20H左右,大致符合日常使用周期,如遇寒流可能縮短一些。
如何切換使用模式呢?
– 無腦操作: 控制中心or長按柄部即可,自由自在想怎麼跳就怎麼跳!
不喜歡緊揸但又渴望低雜訊該何去何從?
– 可投奔此類半開放新品或者索尼 LinkBuds S ……千萬不要勉強自己硬撐痛苦忍耐 !
飛機看片推薦哪套?
– 非 headphone 黨莫屬 PRO ; 若講究包覆+沉醉氛圍請考慮 MAX/Sony/B&O 等圈粉神器。
Android 用戶友善嗎?
– 跨系支援問題早解決,只是在 APPLE 圈綁定深度無法完全同步; 安卓黨亦可享 Pixel Buds 或Galaxy Buds。
一次想整理N副舊設備……怎操作 ?
– 集中二手管道串聯交易即可,包括不限於藍牙、有線、高階遊戲等等全部囤貨批出去!
最近若籌劃全面汰舊換新,可以一次整理各品牌設備送交我們合作渠道—覆蓋台北、新北、高雄、新竹乃至東部縱谷全區。如遇特殊城鎮或山區居民,可安排快遞郵寄完成檢測程序。一句話總結,就是「你的煩惱我們包辦到底」。
相關性報導
#開箱AirPods Pro3實測5大亮點心得!通話即時翻譯有缺點?降噪與通透模式對比 AirPods Pro 2!
#真實體驗1小時, AirPods Pro 3 降噪翻車! | 優缺點總結 / 音質 / 降噪 / 防水 / 舒適度 / 開箱 / 評測
#玩Hi-End音響近20年,我怎麼看蘋果AirPods pro?
#AirPods 4 實測開箱!聊聊四代 AirPods 進化史,憑這三點我買定 AirPods 4 主動降噪款,貴 NT$1,500 也值得!

AirPods 4 與 Pro 3 哪個降噪更好, AirPods 4 ANC 值不值得, 通勤飛行用哪款 AirPods, AirPods Pro 3 IP57 有什麼用, iPhone 使用者選耳機怎麼看, 安全聆聽與降噪關係, 二手 3C 收購文件準備, 回收全新 AirPods Pro 3 查詢, Sony Bose 與 AirPods 怎麼選, 開放式與入耳式差異